了解前沿技術更新與發展
關注新鮮行業資訊
把數字世界帶入園區,助力智慧轉型
專注醫院創新轉型,改善醫療服務
賦能校園,助力學校安防升級
構建智慧建筑系統傳感生態體系
BIM是建筑領域的信息化革命
深圳華南專家成果開發研究所是有科技局主管,民政局注冊的合法機構。
民政局注冊的合法機構。
讓科技成果發揮力量;
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我們存在的唯一價值
努力打造行業的應用標準
加入華南專家成果開發,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
您的位置:
來源:央視網 | 2025年03月03日 00:03:22
播放視頻畫中畫
央視網消息:2024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首要工作任務。這也是“新質生產力”首次出現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。一年來,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到新興產業培育壯大,再到布局建設未來產業,在新質生產力的支撐引領之下,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。
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千行百業
從跳出絲滑舞步、連續爬樓梯、高速奔跑,到輕松完成后空翻、再到回旋踢后穩穩落地,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,人形機器人這一年來的進化速度之快,讓人類朋友有點應接不暇。
在浙江寧波這家汽車工廠,一批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搬運工作,通過自主導航和動態調整抓取策略,它們顯然比傳統機械臂更能適應柔性生產需求。在不久的將來,它們還將走進千家萬戶,解鎖更多應用場景。
一年來,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,正加速賦能工業、能源、政務、文旅等行業,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。
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
一年來,我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。
2024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首次跨越1000萬輛大關,電動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。固態電池加快商業化提速,高階智能駕駛邁向城市全場景,形成從核心部件到整車制造的全鏈條產業。
在吉林長白山,今年1月新開放的飛行基地又迎來一波新的游客,三條特色飛行航線,為游客提供了特別的游玩體驗。在旅游通勤、物流運輸、農業生產、應急救援等領域,低空經濟正蓄勢高飛。
在山東青島,碳纖維列車已經在地鐵1號線上崗,整車比傳統車輛減重11%,能耗降低7%。細如發絲,輕如鴻毛,強過鋼鐵,碳纖維除了是軌道車輛輕量化的絕佳材料,也應用于大型飛機、運載火箭的制造中。
傳統產業高端化 智能化 綠色化
新興行業加快布局,傳統行業也在改造升級,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。
機床被譽為工業母機,是制造機器的機器。這里是我國制造規模最大的數控機床生產基地——通用技術沈陽機床。
機床設備正在進行無人化作業。零件進入數字化生產線后,通過無人搬運車轉運到機床上,進行全自動加工。白天加夜晚,24小時不間斷作業,這樣的“黑燈”工廠,在中國還有很多。
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戰略和運營部部長 董凌云:“黑燈”工廠,實際上是把我們的智能化、自動化,包括5G+互聯網這些,給它進行了賦能,使這個產業能夠蓬勃發展。
截至目前,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、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、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。
建設數字鄉村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
而在廣袤的鄉村,新質生產力正在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。在湖南臨武縣的這個香芋基地,憑借特制的保溫被,香芋的保鮮期能從90天延長到210天。芋頭從田間收獲后,送到加工車間,通過紅外光譜儀精準檢測淀粉含量,按國標分選,40%的高淀粉芋頭制成食品直供餐廳,30%的精選手掌芋發往商超,而剩余的芋頭皮烘干后則制成飼料,種植戶每畝增收約2000元。
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到第11位
一年來,技術創新,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。
探月工程、重型燃氣輪機等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,國產首艘大型郵輪“愛達·魔都號”開啟商業首航,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鉆探船“夢想號”入列。
2024年,在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的發展上,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超2.5萬億元;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.68%,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,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比上年增長10.5%。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到第11位。
編輯:宿黨輝 責任編輯:劉亮返回央視網首頁 返回新聞頻道 望海熱線返回頂部望海熱線最新推薦
兩會世界眼|新動能 新機遇 新啟迪——世界矚目2025年中國兩會春潮涌動,萬物勃發。中國進入“全國兩會時間”。
別讓體重秤“欺騙”了你 | 世界肥胖日說到肥胖,體重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判斷指標。然而,如何科學地判斷一個人的體重是否正常?哪些指標又能真實地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呢?
中消協消費提示:科學理性消費 遠離網絡購物陷阱隨著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,各類新型消費陷阱時有發生。
新增輔助器具服務項目等 新版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有這些變化《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》,是各地提供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依據,近日,中國殘聯、民政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印發《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(2025年版)》。
國家統計局:2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22種產品價格上漲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,2025年2月下旬與2月中旬相比,22種產品價格上漲,26種下降,2種持平。其中,生豬(外三元)價格為14.8元/千克,較上期持
精彩圖集
雪后賀蘭山
半潛船“華瑞龍”裝載13艘船舶駛往非洲
“逐夢星海”的“90后”衛星設計師
江西永新:油菜花開美如畫 遍地盡披“黃金甲”
浙江寧波:錢塘江大潮形成箭潮
貴州從江:油菜花海成春日打卡新熱點
山東濟南:雪后千佛山銀裝素裹
江蘇鹽城:東臺條子泥濕地萬鳥翔集
深圳華南專家成果開發研究所 版權所有 2008-2024
為不同主題提供定制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解決方案,圍繞政、產、學、研、打造技術成果轉化服務生態。
粵ICP備2024356332號